以“诚、正、敏、毅”为办学理念
星耀校区 呈贡校区
网络安全意识
网络安全靠人民

开讲!云大附中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启动

发布日期:2025-09-13


家庭教育不再是“家事”,更是“国事”;教育孩子不再是学校的“独角戏”,而是家庭、学校、医疗、社会共同参与的“系统工程”。9月12日下午,云大附中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启动仪式暨“家校医社协同育人”首场家庭教育讲座在该校正苑报告厅举行,这不仅是学校构建全方位育人共同体的关键一步,更是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(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项)“昆明市城市初中学生家庭亲子关系特征及其优化策略研究”课题的重要实践成果。该校党委书记张冀南、副校长唐瑾、德育处主任钱子雄等领导与初三年级280余位家长齐聚一堂,共同聆听了该校心理教师、云南省学校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葛毅主讲的《把心打开,让爱进来》主题讲座,开启了一场关于爱与教育的探索之旅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).JPG

【开幕仪式】

回应时代之需,共绘育人“同心圆”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5).JPG

张冀南在云大附中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启动仪式中致辞表示,“教育是以孩子为圆心的系统工程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医院和社会四大圈层同心同向、协同发力。” 他强调,新时代背景下,家庭教育已从“家事”上升为“国事”,“依法带娃”已成为家长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。学校发起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,正是为了主动回应政策要求与家长迫切需求,打破教育孤岛,整合“家校医社”四方资源,为孩子的全面成长营造一个稳定、温暖、有益的支持闭环。“希望家长放下焦虑、主动学习,与学校成为教育路上的同盟军,共同托举孩子的未来。”张冀南说道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0).jpg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7).jpg

云大附中校长高云飞表示,推动“家校医社”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。《家庭教育促进法》的实施,将家庭教育从“家事”上升为“国事”,学校有责任承担起指导家庭教育的使命。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正是我们构建全方位育人共同体、履行教育使命的重要举措。这既是响应国家政策,也是回应家长迫切需求,更是汇聚学校、家庭、医疗和社会四方力量,打造“教育联盟”的创新实践。目前家校共育仍面临沟通平台不透明、教师沟通方式单一、信息不对称、责任边界模糊等痛点。学校将以此为契机,打破壁垒,明晰权责,构建更加开放、协同、有效的育人新生态,真正实现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21).jpg

在谈到“家校医社协同育人”聚焦于课堂的实践意义。唐瑾表示,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的启动是“家校医社协同育人的新起点”,其初衷是更好地搭建家校沟通桥梁,汇聚育人力量,帮助家长破解教育困惑、提升教育能力。她表示,未来云附课堂将推出更多贴合家长需求的课程与活动,形成家校携手、共护成长的长效机制。而且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连接到外在的支持资源,就比如说是医疗和社会资源。

【讲座现场】

科研引领实践,“心途径”破解育儿难题

作为省级科研课题的实践成果,葛毅的首场讲座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,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“行动指南”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9).JPG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8).jpg

讲座伊始,葛毅便直指核心:教育的首要任务是“松动”家长的固有信念。他表示,许多家长深陷于“教育孩子很痛苦”“自我学习很累”的思维陷阱,而“同心圆”课堂正是要打破这些限制性信念,让家长看到改变的可能与希望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20).jpg

基于课题研究,他系统剖析了阻碍昆明城市初中生家庭亲子关系的五大核心因素:1. 父母过度聚焦学业,忽视孩子的情绪、兴趣与心理需求;2. 缺乏科学、系统的沟通技巧;3. 家长自身情绪管理失当,影响家庭氛围;4. 教育观念滞后,边界意识模糊;5. 对孩子成长中的身心变化缺乏觉察。 针对这些问题,他给出了课题研究得出的最核心建议:“把‘管教孩子’转变为‘和孩子一起成长’。” 葛毅说,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前提,“孩子好的成绩和表现,只是美好关系的‘副产品’”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6).jpg

在讲座中,葛毅还详细介绍了“同心圆”家长课堂的立体化支持体系,该体系是课题成果转化的直接体现。横向设置沟通、情绪压力、自我关怀、知识科普四大课程板块;纵向则根据家长个性化需求,提供大型讲座、分类工作坊、小众团体辅导及一对一咨询等多形式支持,旨在系统性地帮助家长从“知道”走向“做到”,真正实现“科学育娃”与“依法带娃”。

【家长感受】

深刻共鸣中,迈出从“知”到“行”的第一步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9).jpg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3).JPG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4).JPG

理论结合实践的精彩内容,引发了现场家长的强烈共鸣。讲座气氛热烈,葛毅老师通过《切土豆》手指律动、推手游戏等互动体验,让家长在轻松愉快中领悟沟通与放下的艺术。讲座现场的大屏幕上金句频出:“总想改变孩子的背后,藏着自己的不安全感”“不敢放手,是因为我们内心的‘小孩’也在害怕”“教育最美的样子,是和孩子一起发现光,成为光”……每一句都叩击着家长的心扉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2).JPG

家长们全身心投入,或凝神聆听,或奋笔疾书,每到实用技巧处,纷纷举起手机记录PPT内容。在案例分析和互动问答环节,大家踊跃参与,寻求针对性的解答。

云大附中家长课堂 (17).jpg

一位初三学生家长王女士在分享收获时表示:“这场讲座让我豁然开朗。之前和孩子的矛盾几乎都源于学习成绩,我越焦虑,他越逆反。今天我才明白,亲子关系才是根本。葛老师教的‘我欣赏你…因为…’的沟通公式和‘先笑起来,嘴角上扬’的自我调节方法,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勇气去做出改变。”

另一位母亲李女士则感慨道:“这个课堂太及时了!作为家长,我们其实也需要被支持、被陪伴,渴望获得科学的方法,但常常苦于没有途径。学校的‘同心圆’家长课堂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,老师讲的内容非常实用。它不仅让我学到了方法,更让我意识到作为家长的第一责任。原来‘家校共育’不是一句空话,而是需要我们和学校真正结成‘教育同盟’,这一切,先从打开自己的心开始。”